<source id="7c0ee"></source>

    <rt id="7c0ee"><meter id="7c0ee"><button id="7c0ee"></button></meter></rt>

  1. <rt id="7c0ee"><nav id="7c0ee"><button id="7c0ee"></button></nav></rt>

  2. <rt id="7c0ee"></rt>

    <rp id="7c0ee"></rp>
  3. <rp id="7c0ee"><meter id="7c0ee"><button id="7c0ee"></button></meter></rp>

      “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”,“大力發展緊缺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,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”,“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力度“,“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,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”……三農領域這些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在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——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“三農”工作的若干意見》中做了明確、全面的部署。

      不難發現,關于耕地修復、農產品提質增效、發展綠色農業等問題不止一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被提到,這揭示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——土壤改良與修復行業的機遇來了。實現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,保護和改良好土壤這一農業基礎成為重中之重,可以說,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誰就贏得了這場農業“革命”的勝利。

      高標準農田建設,從“土”突圍

     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“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;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力度;推進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修復和種植結構調整試點”。高標準農田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,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體現。如何讓有限的耕地產出養活十幾億的人口,將飯碗牢牢握在自己的手里,就必須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,不僅在數量上,更是在質量上嚴守,而高標準農田的建設無疑是把好耕地質量關。

      看似艱巨的任務,其實已經有“人”通過實踐走在了前列。作為金正大集團的1號工程,親土1號專注土壤改良,提倡邊種邊養,通過親土種植從源頭改善土壤問題,實現作物品質和耕地質量雙提升。據了解,在過去一年里,親土1號通過全國3000塊親土種植高標準示范田的建設,實現耕地改良1.6億畝,節本增效200億元。

      “未來,親土1號還將繼續踐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,建立高標準示范田,持續打響凈土保衛戰,助力品質農業發展。”金正大集團副總裁、親土一號公司總經理陳名友表示。

      藏糧于技,打造特色優質農產品

      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“調整優化農業結構,大力發展緊缺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,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;因地制宜發展多樣性特色農業,倡導‘一村一品’、‘一縣一業’;創響一批‘土字號’、‘鄉字號’特色產品品牌。”

      特色農業的關鍵之點就在于"特",而打造特色農業的關鍵在于“技”。河南夏邑的辣椒比礦泉水瓶還大,榮獲地標獎;山東章丘的哈密瓜早7天上市,糖度普遍高達17-18,每畝增收5000元;山東文登的西洋參皂苷能達到8.7-8.8%,硒含量0.12%,營養價值遠高于美國、加拿大;以及家喻戶曉的長豐草莓、安丘大姜等,這些特色農產品聞名全國的背后少不了親土1號的助力。去年9月23日中國首屆豐收節上,親土種植水果還被作為高品質農產品的代表亮相豐收節主會場現場。

      \

      (親土種植為農戶帶來提質增收的喜悅)

      親土1號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農戶的增產增收,它帶動的是一個村,甚至一個縣的經濟,更是一個產業的發展。目前,親土1號已在全國900多個經作重點市場開始了深耕,真正讓農民脫貧致富。

      發展綠色農業,親土種植當先

     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,“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;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,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,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。”親土種植其中關鍵的就是改土養地、減肥增效,從根本上解決土壤環境問題的同時減少肥、藥、水等資源的投入,實現作物優質高產與環境保護的同步發展。

      安徽長豐縣左店鄉戴集村的草莓種植大戶梁友青對此感觸頗深,“親土1號能夠緩解炭疽病害,死棵爛苗少了,草莓開花量大、坐果率高,畸形果也少了許多“。親土1號達到的“一改”(改養土地)、“二提”(提產量、提品質)、“三省”(省肥、省藥、省工)效果,真正落地踐行了農業節肥節藥行動。

      \

      (左對照田:土壤板結、酸化,青苔遍地,開花坐果少,畸形果較多;右示范田:土壤松軟,青苔較少,花量大,結果多,果型優良)

     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主任謝建華曾表示,“農產品提質增收和保護提升耕地質量是一脈相承相促相生的。我們要通過政策支持行業龍頭企業,調動農民積極性,合力推廣普及親土種植先進種植理念,通過種養結合的模式從源頭上保護好耕地。”

      既符合國家耕地質量提升政策和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,又切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重點,從大的方面來說,親土1號正在助力實現我國鄉村振興,綠色興農,從小的方面來說,親土1號是農民實現增產增收的法寶。

      據親土1號相關負責人表示,2019年親土1號的關鍵動作是“整村推進”,駐扎經作示范村,全面開展土壤健康大講堂和親土狀元選拔賽活動,通過村站建設,最終實現村村富。3月21日春分之日,親土種植日公益活動將如期舉行,屆時世界親土種植聯盟代表、農業農村部領導以及專家、親土種植推廣者將共商土壤改良發展大計,共同為親土種植偉大事業助力。

      相關新聞

      要聞推薦

      專題報道

      齐发